《大明风华》上线后,引发了不小的争议。有的豆友提到,这部剧有不少地方不符合史实,有过于“戏说”的感觉。
对此,我倒是持有不一样的意见。前几集给我的观感,还算是可圈可点的,尤其在情节和人物设定上,有着不同于其他古装剧的迥异之处。
虽然初看这部剧时,也会产生相似的疑惑,因为《大明风华》的确不是常见的类型。它既没有像很多古装剧一般,完全架空历史;又没有那种完全从历史出发的正剧一般,严肃得令人无法亲近。
《大明风华》介于两者之间,有着符合自身的戏剧逻辑。而也正是它的“少见”,令人产生了在类型上的新鲜感,和原先设想的老套的“大女主剧”的方向并不一样。
剧中的朱家,这个特殊的皇族家庭,有着和常见的“君臣父子”式皇族家庭所相似的地方,关键词包括:权力制衡、伴君如伴虎;但同时,它的特殊之处又在于有生活感、有人情味。
比如爷孙俩明成祖朱棣(王学圻饰)和皇孙朱瞻基(朱亚文饰),他们平日里的交流偶尔嬉笑怒骂、偶尔谨慎相向。朱瞻基生性活泼机敏,是他的父亲朱高炽的“智囊”;而朱高炽则天天在父亲朱棣面前装怂包,同时也是装给自己的二弟朱高煦看,堪称大智若愚的典范。
说起来,朱家的故事经常被影视剧所演绎,对于大部分观众都是不陌生的。但在之前的影视剧中,这一大家子好似每个人都是“野心家”,乃至骨肉相残都会无愧于心。这种约定俗成的演绎看似“正”、“严肃”,却也有着过于脸谱化、过于片面的一面。
相比之下,《大明风华》则挖掘出了打破刻板印象的一面,把君臣、父子、爷孙的关系刻画得很生动。
所谓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”,在《大明风华》中,我们看到的是非常鲜活、不死板的“朱家的日常”。
图上的这一幕,就是剧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前一天晚上,朱棣震怒,抽出剑鞘让太子拿着剑对着老二朱高煦的脖子砍,闹得叫一个天翻地覆。不过,这其实也就是做做表面功夫,来试探自己的两个儿子。
太子回去对着自己的太子妃吐槽:“老二的头差点满地打滚”。太子妃问道:“你为什么不干脆砍了,也落得清净”。太子回答:“今天砍了他的脑袋,明天挂到墙上的人头就是我们”。这揭示出了家庭相处中的“退即为进”。
第二天,老二“先下手为强”,来对太子“道歉”,太子一句“让大哥看看你这脖子?”,叫人啼笑皆非。这种相处与寒暄的方式堪称清奇,却也是朱家上上下下的日常,隔三差五就会闹上一阵。和传统那种绵里藏针的古装剧不同,它更幽默外放,很难被预料到。
剧中的朱家人个个都是活宝,却也都心怀城府、暗中布局,表面的玩笑和背地里的暗流涌动,构成了鲜明的反差。老二在这之后动作频频,既有联合三弟企图逼宫,又不断逼迫自己收养的靖难遗孤对朱瞻基下杀手,可谓真正的心狠手辣。
于是乎,每个角色的人设与我们的刻板印象,都有着截然不同的、鲜活的一面。
朱棣虽然表面上对所有人都极其强势;但皇帝也是人,在他心中背负着“千古骂名”的枷锁,午夜梦回时经常梦到父亲朱元璋指责自己。也正因为如此,他才更加害怕自己的每个孩子也骨肉相残,走上自己的老路,只得时时刻刻留心、提防。
王学圻的表演,既有帝王的威严,又有人情味,把朱棣的外表和内在都表现得不错。
朱家的每个男人,似乎都活在他们父亲的阴影之下,除了朱瞻基。他因为父亲的“装怂”,反而活得不那么害怕,也是这个家里和朱棣关系最好的人,当然,这种关系也源于朱棣对他在能力上的认可。
朱亚文表现出了朱瞻基生性洒脱、有谋有略的一面,他多次帮自己的父亲和二叔在朱棣面前解围,又能帮朱棣排忧解难,时不时也会放下脸面撒娇,不断周旋在这个家庭的每个人之间,是家中除了朱棣外最精明的那个人。
而剧中的另一条主线,还在于朱瞻基与孙若微(汤唯饰)之间以一个个“圈套”开启的缘分。就目前剧集的发展来看,这条线并没有喧宾夺主,几个桥段虽然似曾相识,但发生地也算合情合理。可以看出,孙若微是一个聪明、敢作敢为的女子,背负着父母被杀的仇恨,但骨子里仍旧较为单纯。在之后的剧集发展中,相信这个人物的内心戏会变得更复杂。
依我看来,《大明风华》更适合被定义为“历史传奇剧”与“家庭剧”的混合体。不少人谈论的“不符合史实”,我却觉得没那么重要。
《大明风华》从朱家出发,打破了大家对古装、皇室的刻板印象。它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史实,并由此引申到每个人都能产生共鸣的人情层面。在这其中,一切的“戏说”也在戏剧的逻辑中得以成立,从而产生了一种戏剧维度的真实感。
这种真实感,还是挺动人的。对这部剧,我抱着看好的态度持续观望,希望后续剧情能发展得更加出彩。
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113n.com/tvnews/38.html
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只提供web页面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
Copyright © www.113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· 113影视